找到相关内容543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

    种种菩提资粮,令速圆满,故彼于我有大恩德。   (中略)若如是菩萨方便善巧,以结摄受所依有身,若时若时,由结摄受有身相续,尔时尔时,布施、净戒、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波罗密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,渐次圆满...   所以者何?是行者不得是法,若生爱处若生憎处,住虚空心中,乃至不见佛、不见法、不见僧,是则不见一切法。若不见一切法,于诸法中则不生疑,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。不受一切法故,则自寂灭。8   这...

    游祥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649299.html
  • 《人间佛教》导论

    最多应的种种刺激;第四精进度,以坚韧毅力精勤不懈地修行诸度为内容,而地球人身最具精进潜力,地球人间最多需奋起精进去克服的逆缘;第五禅定度,以锻炼专注不散的能力为内容,这种能力亦为成就世间的事业所...结交善友、奉事师长,过好人的生活,做好人善人,获得“现法喜乐”或“现法安乐”(现前的幸福安乐)。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佛告婆罗门少年郁迦,俗人在家应具足四法,得现法、现法乐:一方便具足,谓掌握知识技术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150766.html
  • 从天台“六即”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

    唐,字湛然,号子。宋代律僧,曾学台教。  35 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·序》,《大正藏》卷46第462页上。  36 智顗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,《大正藏》卷46第48页下。  37 在近人中,印顺长老在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950940.html
  •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、衰灭和复兴

    、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受到当时民众的拥护,尤其是受到新兴地主阶级和商人们的欢迎。另一方面,佛教慈悲的教义,在摩揭陀帝国统治者看来,对国内统一事业的巩固和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,是有利无害的。当阿育王从...了一些佛寺。印度人民渐有归依佛教,而且也有到斯里兰卡出家受戒的,但是为数不多。直到1956年,突然有一个大规模的改宗佛教运动在“不可触种姓”的群众中发生起来,这是近代佛教史上一件大事。原来,有一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2251304.html
  • 论日中天台宗之教义

    说前六章是开解,那么这第七章就是立行。在正修章里,大师主要阐发了十乘观法,即第一观不思议境,第二真正发心,第三巧止观,第四破法编,第五识通塞,第六道品调适,第七对治助开,第八知次位,第九能,第十...修验道之境界,并进而展示了所谓即事而真,真俗一贯的妙旨。日本天台宗也因此成为镰仓时代日本佛教诸宗的开山祖。无论是圆通念佛宗的良、净土宗的源空、净土真宗的亲鹫、临济宗的荣西、曹洞宗的道元,还是日莲宗的日莲...

    (日)平了照 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2851572.html
  •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

    、免罪、尊律。[34]  结束雨安居之后的比丘们,通常都会一起去参见佛陀。佛陀问比丘们在雨安居中能否,彼此之间是否能够和合无争?并问比丘们以什么方法而能够在雨安居中和  -------------...安乐共住一样,只是愚人的做法,只是持外道哑戒的做法。佛陀并训示以后雨安居,不得再持外道哑戒,而应该更加以道法相教导、相劝勉;规定在雨居中,比丘可以依若见、若闻、若疑而行“自恣”。在《五分律》中说“自...

    罗 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55188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菩萨行证》(3)

    、思、修三种慧行为共法。在第十五地中的“菩萨地”提及:菩萨以发心为依止,并以平等分布,心喜施与;修和敬业,善顺他心;知恩知报,不怀怨结;难行事业,皆无畏惮;诸苦难中,悉能;性不顽钝,性不愚痴等六...四年。幼失怙,十九岁至鼓山出家,主修天台学,后至宁波天宁寺习禅。二十六岁参学于天童寺敬和尚,并赴福建、浙江及南洋等地讲经,声誉极高。光绪三十二年(一九○六),与太虚大师缔交,订定“以心印心、白首如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2.html
  • 熊十力的佛学观

    浮泛浏览者,殆无不感到佛氏此种伟大精神。小人自欺,未有能自照者也。余以为佛法真有不可朽者,即在其内心自照之真切,此真对于人生之殷重启示,吾人诚不可不反己猛省也。”[32]因此他确信佛氏之...等乐观,非余所谓正观也。譬如粪中蛆虫生长污秽中,而以污秽乐其生也,不亦大可哀欤!人类常颠倒于迷暗之长途中,得佛氏揭其丑恶,庶几有省而返求其本性之所,又何可弃之而不肯究欤?”[27]在佛家...

    韩焕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4652067.html
  • 修心宝典——利器之轮、克毒孔雀

    贪着行颠倒,以似贪欲克此毒。   13. 嗔恨毒花燃放时,不现忿怒如作怖,  惟恐嗔者造障碍,以似嗔恨诛怨敌。   14. 愚痴毒泥混合时,不生如死尸,  惟恐恶者积罪孽,以似愚痴...  116. 主客自性皆不存,取舍皆离无戏论,  本性智力不做作,焕发住成大士。   117. 如实世俗与胜义,俱修两种菩提心,  无间圆满二资粮,二义完善得成就。   跋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2453771.html
  • 分别与无分别

    、成熟众生而如法修习而不起我相、众生相、法相的分别执著:   虽行布施,而无所舍。虽持净戒,而离戒相。虽修,而心无尽。虽修精进,而离其相。虽修静虑,而无所寂。虽修般若,而无所缘。虽修念住,而无所...  慧菩萨造《大乘中观释论》释曰:   诸有‘分别 ’于胜义谛中悉不成故,若有‘分别’皆是世俗施设所得,胜义谛中即‘无分别 &rsquo...

    杨郁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253833.html